招生信息网

首页  /  媒体报道  /  正文

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

日期:2013-11-06 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
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积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,依托钢铁行业资源优势,校企共建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,把“车间搬进课堂”,打破了“黑板上学炼铁”的尴尬局面。

学院以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依据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着力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。校企合作引进、开发感应炉炼钢、钢铁生产仿真等实训车间,其中的烧结、炼铁、炼钢、连铸等六大虚拟冶炼系统再现了钢铁生产六个岗位工作过程,使学生在教室就能亲自动手完成钢铁冶炼过程,达到了掌握关键岗位操作技能的目的。学院还与企业合作,初步建立了远程数字互动传输平台,将企业的生产、工作流程情况同步传送到课堂,学生在教室就能看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实景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认同感。同时利用学院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平台,拓展学生学习空间。构建了以冶金博物馆、冶金设备雕塑群为载体的融入“钢的意志、铁的纪律、火的热情”校园文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,全方位的实现了“课堂、车间”零对接,毕业生与就业工作岗位的“零距离”,很多学生走出课堂即入车间,为行业、企业培养了大批“多岗通、一岗精”的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。

据了解,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探索出的这条人才培养模式,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,学生在课堂就能掌握企业岗位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素养,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的培养时间和人力资源成本。很多企业纷至沓来,毕业生供不应求,甚至今年的新生一入学就被企业“预订”。(华禹教育网11月4日 通讯员陈宇 王振光)

电话:0533 - 8407007 / 邮编:256414

传真:0533 - 8407001 / 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张北路69号

版权所有 ©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招生信息网